“惡意投訴全額退保代理”行為 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查看詳情
2019-08-05近期,有社會人員通過社交平臺、網購平臺、電話短信等渠道,頻頻向保險消費者發布“可在全國任意地區的任意保險公司辦理任何險種的全額退保業務,100%退保成功,安全快速”虛假信息,打著“專業保險維權”的名義,煽動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開展保險“惡意投訴全額退保代理&rdq...
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9-07-25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征:一、網絡化、...
2019-07-02近期,一些第三方平臺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以“購物返本”“消費等于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為噱頭,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消費者、商家投入資金。此類“消費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銷活動,存...
2019-07-02 據有關媒體報道,近期,一些人打著“新型農業”的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嚴重侵害群眾合法財產權益,擾亂經濟金融秩序。該類違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捏造“新型農業”概念。不法分子假借“鄉村振興政策”,以“共享農業”為噱頭,借助互聯網欺...
2019-01-09近期,部分營銷人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虛假營銷信息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在此,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謹防誤導宣傳。1.準確識別慣用誤導手法。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的誤導信息主要有:饑餓營銷類:宣傳保險產品即將停售或限時銷售,如使用“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等用語??浯笫找骖悾?..
關于防范“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銷售誤導的風險提示查看詳情
2018-07-27近期部分保險營銷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大學入學要求考生有保障型保險交費記錄”、“保險慢慢走向強制型”等不實信息。針對此類情況,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此類銷售誤導行為。在我國,學生購買商業保險沒有此類強制性要求,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是誤導宣傳。對于部分保險營銷員所發布的上述不實信息,請廣...
2018-07-06近期,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回饋老客戶、補償收益或保單升級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解除已有的人身保險合同(俗稱退保),并用退保資金購買其他人身保險產品。在此,特提示保險消費者:理性對待保險“退舊保新”推薦,充分考慮自身保險保障需求,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首先,謹防保單利益受損和保險保障中斷風險。一般情況下,投保人在猶豫期后解除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
2018-06-21百年人壽特提示廣大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人身保險產品時,請如實告知健康狀況,不輕信銷售誤導,避免在發生保險事故后出現理賠糾紛,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不輕信銷售人員誤導宣傳。在銷售過程中,您可能會遇到,個別保險銷售人員以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將面臨增加保費、拒絕承保等為由,誘導保險消費者隱瞞真實健康狀況投保。在這種情況下,如發生保險事故,易產生理賠糾紛,保險消費者可能得...
2018-06-13近期,有消費者反映通過互聯網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到期后不予續保的問題。在此,特提示消費者對此類產品要謹防宣傳誤導,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等方面情況。一、明確“連續投保”不等同保證續保。目前網銷短期健康保險的合同中雖然對續保做出了相應的約定,滿足條件的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屆滿時,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繼續投保,但這并不等同于保證續保。...
2018-05-30近期,有媒體報道,消費者到銀行存款,被銷售人員誤導購買了保險產品,引發關注。個別金融機構、保險銷售人員的銷售誤導行為,影響行業形象,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此,特提示保險消費者,購買銀保產品時謹防混淆產品類型、夸大產品收益、隱瞞產品情況等銷售誤導行為。一、混淆產品類型。以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基金等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或將保險產品宣傳為保險公司與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