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購買保險是現代社會進行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金融市場繁榮和人們風險意識增強,保險產品與個人、社會愈加息息相關。為更好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預防銷售誤導虛假宣傳等風險,減少保險消費糾紛隱患,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科學理性投保意識,特提醒金融消費者掌握理性投保的五個注意要點,增強個人合法權益保護意識。 一注意:選擇有保險業務經營許可的合...
2022-02-21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游”等名目吸收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現將有關手法及風險提示如下: 一、編造虛假元宇宙投資項目。有的不法分子翻炒與元宇宙相關的游戲制作、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概念,編造包裝名目眾多的高科技投資項目,公開虛假宣傳高額收益,借機吸收公眾...
2022-02-09新春佳節萬家團聚,也是非法集資的高發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高利息、高回報、低風險的幌子進行非法集資,為此,廣大保險銷售從業者要擦亮雙眼,警惕各類非法集資的違法活動。 非法集資詐騙活動表現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于投資酒店經營權并付租回購、消費返利、推銷理財產品、充值卡投資旅游按期分紅、購買養老床位享受養老公寓等等。此類項目未獲得金融監管部門許可,而且發行...
2022-01-24打著金融業務名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的套路貸以及非法集資等問題被高度關注,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違法犯罪行為。此外,強制捆綁搭售、誤導銷售、砍頭息等“套路”行為也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比如在貸款產品營銷中,有息費不透明、虛假宣傳、莫名收費等類似“套路貸”行為;在保險營銷中,有以“...
2021-11-18在去年,中國銀保監會就“代理退保”等亂象發布了相關風險提示。當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維權”名義招攬生意,聲稱可幫助消費者“全額退保”“修復征信”“解決債務”“全額免息”,慫恿或...
2021-10-27在一些網絡場景中,時有“首月0元”“零首付”“免費保障”“抽獎獲取”等互聯網保險產品廣告頁面出現,有的消費者在未清楚了解保險內容、保費繳納等情況下,便被“免費”誘導而投保。這種營銷引流模式存在誘導營銷、信息披露不當等問題,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
2021-10-12近期,有消費者投訴反映銀行卡被盜刷的問題。作為現金存取、資金交易的重要金融工具,銀行卡被廣泛使用。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支付頻率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造銀行卡、盜取持卡人交易身份信息等不法手段實施盜刷,不僅侵害消費者的信息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也影響銀行卡支付市場的安全穩定發展。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特此提醒持卡人妥善保管銀行卡和個...
2021-08-10近期,犯罪分子通過偽基站冒充銀行發送虛假短信詐騙錢財的案件多發,為提升金融消費者防范意識,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以下事項: 一、不輕信短信號碼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偽基站、改號軟件等技術將虛假短信號碼偽裝成金融機構的服務熱線,以騙取受害者信任。因此,單憑顯示號碼不能判斷短信真偽,仍需認真閱讀鑒別短信內容。 二、不點擊可疑鏈接...
2021-07-23暑期來臨,為增強學生及家長的防范意識,提高防騙識騙能力,特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警惕兼職刷單、高考招生、助學金、校園貸和網購退款五類多發性電信網絡詐騙,切實維護自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一、兼職刷單詐騙。刷單是網店賣家付錢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行為,提高網店銷量、信用度及好評,從而吸引更多顧客的行為。兼職刷單詐騙中,詐騙分子冒充客服人員向被詐騙...
2021-06-09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擾亂金融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特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遠離非法金融活動,保護自身權益。 手法之一:以投資養老為名詐騙養老錢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投資養老名義,承諾高利率回報且提供預留養老床位、預定養老房間等服務,向老年消費者非法籌集資金。 ...